1. 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 B. 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C. 核电荷数逐渐增大 D. 元素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增大,但不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则不能决定元素性质出现周期性变化,故A错误;B、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都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则引起元素的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故B正确;C、原子序数在数值上等于这种原子的核电荷数,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核电荷数逐渐增大,但不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则不能决定元素性质出现周期性变化,故C错误;D、因元素的化合价属于元素的性质,则不能解释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故D错误;故选B。
【考点定位】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明确原子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元素的性质有哪些是解答的关键,并注意不能用元素本身的性质来解释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2. 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交界处最容易找到的材料是( )
A. 制催化剂的材料 B. 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C. 制农药的材料 D. 半导体材料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位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交界处的元素既表现金属的性质也表现非金属的性质,容易找到半导体材料,答案选D。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3. 科学家预言,存在稳定的超重元素,如:Z=114,N=184的原子,它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7周期,第ⅣA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七周期有50种元素 B. 该原子的质量数为184
C.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8g D. 该原子核外有114个电子
【答案】D
【解析】分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判断;
B、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C、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该元素各种核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在自然界中所占原子个数百分比的乘积之和;
D、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可知,第7周期若排满,容纳的元素是32种,A错误;
B、质量数是Z+N=114+184=298,B错误;
C、由于元素大部分都有同位素,所以该核素的质量数不能代表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C错误;
D、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该原子核外有114个电子,D正确,答案选D。
4. .从化学键的角度看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新化学键的形成”下列既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又有新化学键形成的变化是( )
A. 酒精溶解于水 B. 白磷熔化
C. 氯化钠受热熔化 D. 碳酸氢铵受热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
【答案】D
【解析】A、酒精溶于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所以没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选项A错误;B、白磷熔化是物理变化,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所以没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选项B错误;C、氯化钠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发生化学反应,选项C错误;D、碳酸氢铵受热分解发生了化学变化,所以既有旧化学键断裂,又有新化学键形成,选项D正确;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的实质,难度不大,根据定义分析判断即可。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新化学键的形成”知,只要有化学反应就一定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所以只要发生化学反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