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酵素”目前在保健品领域大热,甚至有人称每晚不吃晚餐,只吃“酵素”就能获得足够的营养,也能起到减肥的效果,而“酵素”实际上是对酶的别称。下列有关“酵素”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人体大多数细胞都能合成“酵素”类物质
B. “酵素”能够在机体内传递调节代谢的信息
C. 用“酵素”保健品代替晚餐可能会造成营养不良
D. 人体各细胞中“酵素”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可能不同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酵素”实际上是酶,凡是活细胞都可以产生酶,A正确;酶其催化作用,但是不能传递调节代谢的信息,B错误;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C正确;基因在细胞中是选择性表达的,不同的细胞中酶的种类和数量一般不同,D正确。
2. 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蓝藻和绿藻都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所以都含有叶绿体
B. 硝化细菌是含有线粒体的自养型生物
C. 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D. 发菜和黑藻所含有的DNA都是裸露的
【答案】C
【解析】蓝藻是原核生物,无叶绿体,A错误;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无线粒体,B错误;大肠杆菌、酵母菌都具有细胞结构,细胞类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C正确;发菜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所含的DNA是裸露的,黑藻属于真核生物,DNA主要存在细胞核中,和蛋白质形成染色体,细胞核中的DNA不是裸露的,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解题关键能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识记原核生物的实例。
3. 下列是生物体内的有关化学反应,其中一定在细胞器中进行的是
A. 肽键的形成 B. 病毒核酸的形成
C. 转录 D. 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的固定
【答案】A
【解析】肽键是相邻的两个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的,发生在核糖体上。病毒核酸的形成发生在宿主细胞内。对于真核细胞来说,转录发生在细胞核(非细胞器)中或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中。对于一些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如蓝藻、光合细菌)来说,二氧化碳的固定并不发生在细胞器中。
故选A
【考点定位】细胞器
4. 关于生物体内信号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信号分子不都是蛋白质但都是有机物
B. 信号分子合成后释放到细胞外都需要消耗能量
C. 信号分子虽不构成细胞结构,但能起催化作用
D. 信号分子在完成信息传递后,数量和性质可能发生改变
【答案】D
【解析】有些信号分子是无机物,如二氧化碳、一氧化氮等,A错误;信号分析释放到细胞外不一定消耗能量,如二氧化碳、性激素等,B错误;信号分子既不构成细胞结构,也不能起催化作用,C正确;神经递质类、激素类信号分子在完成信息传递后,数量和性质可发生改变,二氧化碳类的信号分子在完成信息传递后,性质不发生改变,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