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黑龙江实验中学)下列说法中,符合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的是( )
A.线粒体内膜比外膜表面积大,为酶的附着提供了场所,利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顺利进行
B.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到染色体的形态变化有利于遗传物质的分配
C.细胞体积大,物质运输效率低,所以细胞越小越好
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有利于氧气的运输
【答案】B
【解析】线粒体内膜比外膜表面积大,为酶的附着提供了场所,利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顺利进行,A错误;染色体比染色质形态稳定,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为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均匀地移向两极,平均分配给两个子细胞,有利于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B正确;细胞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高,但细胞中有细胞核和细胞器等结构,因此,细胞的体积不是越小越好,C错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细胞内含有大量的血红蛋白,有利于氧气的运输,D错误。
2.(2018监利一中)如图为生物体内几种有机物关系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某种单糖A为果糖,它与葡萄糖缩合失去1分子水后形成的物质①不会出现在动物细胞中
B.若物质③作为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物质③水解后均可以维持血糖浓度
C.若物质②中含鸟嘌呤碱基,则某种单糖A为脱氧核糖
D.物质②④与甲基绿吡罗红的亲和力不同,经染色后可显示为绿色或红色
【答案】A
【解析】蔗糖分子是由葡萄糖和果糖脱水缩合形成的,属于植物二糖,不会出现于动物细胞中,A正确;多糖是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其中动物细胞中的多糖③是糖原,分为肝糖原和肌糖原,其中肝糖原水解后可以维持血糖浓度,而肌糖原只能合成不能水解,B错误;若物质②中含鸟嘌呤碱基,则某种单糖A为脱氧核糖或者核糖,C错误;物质②④是DNA、RNA的基本单位,而甲基绿吡罗红可以将DNA和RNA染成绿色和红色,D错误。
3.(2018监利一中)按下图安装渗透作用装置,将半透膜袋缚于玻璃管下端,半透膜袋内装有50 mL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将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换为质量浓度为0.3 g/mL的淀粉溶液,玻璃管内的液面高度会增加
B.将玻璃管及缚于其上的半透膜袋适当向上提升一段,玻璃管内的液面位置相对于上端管口的位置下降
C.若换用较大表面积的半透膜,达到平衡所用时间会缩短
D.达到平衡后,向烧杯中加适量清水,玻璃管中的液面也会上升
【答案】A
【解析】将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换为质量浓度为0.3 g/mL的淀粉溶液,半透膜两侧的浓度差减小,进入玻璃管内的水分减少,则玻璃管内的液面高度会降低,A错误;将玻璃管及缚于其上的半透明膜袋适当向上提长一段,玻璃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玻璃管内的液面位置相对于上端管口的位置将下降,B正确;换用较大表面积的半透膜,物质运输的效率加快,达到平衡需要的时间会缩短,C正确;达到平衡后,向烧杯中加适量清水,烧杯内的液面升高,液体的压力差减小,由烧杯进入半透膜的水分子增多,玻璃管中的液面会上升,D正确。
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