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吴国的国君本是周武王的先人古公的长子,到了江南后“文身断发”,服从了当地荆蛮的习俗。燕国的始祖召公与周同属姬姓,但燕国四周是戎狄的天下,其臣民中也有不少戎狄成分。因此,在春秋时,吴国和燕国都被排除在“中国”之外。材料旨在说明
A.“中国”的文化色彩浓厚 B.华夏族已被周边民族同化
C.血缘关系失去了政治意义 D.“中国”已有了明确定义
2.何怀宏先生指出,世族是“那些在社会、经济方面具有支配势力盘根错节,代代相传;在政治、文化方面也极为活跃,占据主导地位的家族”。他们不是“君王诸侯的世系”,自然也不是“士及庶人家族”。由此可推断,这种“世族”
A.属于西周时期分封的地方诸侯 B.春秋时期往往可议决国家大事
C.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要力量 D.一直代表着新兴地主阶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