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出奔是一种离开母国前往他国的行为。到了战国时期,接受国会根据出奔者的才识和名望授予官职,如齐宣王以苏秦为客卿;荀子奔楚后,春申君以其为兰陵令。从材料可知战国时期的出奔行为( )
A. 严重损害了母国的利益 B. 加速世卿世禄制的瓦解
C. 加强了宗法依附关系 D. 导致“士”阶层的兴起
2.李华《中书政事堂记》:“政事堂者,君不可以枉道于天,反道于地,复道于社稷,无道于黎元,此堂得以议之。臣不可悖道于君,逆道于仁,黩道于货,乱道于刑,克一方之命,变王者之制,此堂得以易之。兵不可以擅兴,权不可以擅与,货不可以擅蓄,此堂得以诛之。”材料说明了政事堂
A. 加强了中央集权 B. 制约了君主专制
C. 不利于商业发展 D. 有利于政治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