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歌
从2017年高考作文题目看,全国9套试卷,不限文体的占5套,比如新课标全国卷3套试卷、浙江卷、上海卷都放宽了对文体的要求,让学生有很大的自由施展的空间。而诗歌本是中国流传最久远的文体,历代也涌现出无数经典佳作,是中华文化的精华组成部分。所以,无论是古代诗歌,还是现代诗歌,学生都不陌生。
只是跟其他文体不同的是,创作诗歌需要一点感觉,考场上时间有限,不易写出好诗。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写出好的诗歌作品,最重要的是对作文的主题要把握好,至于决定选择何种文体,何须硬性规定不准作诗?诗歌评判虽然见仁见智,但基本的好坏还是可以辨别的。如今过半高考作文对诗歌敞开大门,相信会促进中学诗歌教学,激起更多中学生对诗歌的兴趣,甚至在至关重要的高考考场上选择诗歌这种文体,这未尝不是好事。
历年高考作文也涌现出不少诗歌佳作,其中有参考古体诗的形式创作的,如2009年湖北一考生作文《站在黄花岗陵园门口》以及2008年四川一考生的《悲中行》等;也有以现代诗歌的形式创作的,如2002年全国卷的满分作文《选择》。
(二)文赋
赋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古赋、骈赋、律赋、文赋,比较起来,骈赋与律赋,要求太严太高:从句子的字数讲,要求用四个字、六个字一句,句与句要成双成对,有骈有偶,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从用词来讲,讲求辞藻华丽。尤其是律赋,唐代用以科举取土,更是束缚繁多,常常导致出现“削足适履”或以辞害意的毛病,这就不足以学了,或者不是随便就可以模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