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二册文言文知识梳理
通假字
《谏太宗十思疏》
1.振之以威怒 振,通“震”,威吓。
《滕王阁序》
2.俨骖騑于上路 俨,通“严”,整治。
3,云销雨霁 销,通“消”,消散。
4.所赖君子见机 机,通“几”,预兆。
《师说》
5.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教授。
6.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
《六国论》
7,暴霜露,斩荆棘 暴,通“曝”,冒着。
8,暴秦之欲无厌 厌,通“餍”,满足。
9,当与秦相较 当,通“倘”,如果。
《游褒禅山记》
10,长乐王回深父 父,通“甫”,名字下加的美称。
《石钟山记》
11.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函胡,通“含糊”,声音重浊而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