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语文试卷
高中语文编辑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试卷(语文 解析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语文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214 K
    上传用户majiawen
  • 更新时间2019/3/8 13:41:08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3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话语中国的自我塑造与出场
建构中国话语,其终极目标在于“话语中国”的出场。所谓话语中国,指的是由话语塑造的“中国形象”,或者说,隐匿在话语中的“中国图象”。话语中国是相对于地理中国、经济中国、政治中国而言的,它所表征的是当代中国的意义世界,是标识中国“身份自我”的文化符号。
话语中国依赖中国话语塑造自己、成就自己,为自己的合法性提供辩护和论证。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大都不是用双脚丈量出来的,也不是用眼睛观察得来的,而是由西方话语塑造的。最新的调查显示,当代国际受众借助于西方媒体了解中国的信息获取率高达68%,仅有22%的受众从中国媒体了解中国。这表明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主要源于“他塑”而非“自塑”,中国失去了自我显现的能力。西方话语描绘的“中国图象”从材料的选择到叙事的结构,从分析的框架到思维的逻辑,从概念的选取到观点的安排,无不充斥着西方观念、标准和立场。以空间性代替了历史时间上的深度,以平面性代替了立体性,以想象和臆测代替了细致的考察和深刻的思考,成为了一个“被拼凑”的虚拟形象。这都已经成为世界理解中国的巨大障碍。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