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语文试卷
高中语文编辑
四川省攀枝花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一考试试题(语文)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语文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458 K
    上传用户majiawen
  • 更新时间2019/3/8 14:10:00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3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网络文艺评论重网感更要重美感

胡一峰

    ①2017年,被视为网络文艺回归理性、走向规范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网络文艺的发展态势是网络裹挟着文艺狂飙突进,今年开始网络文艺将进入文艺再塑网络精耕细作的新阶段。与此相对的是,网络文艺评论却稍显逊色,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创作者和评论者普遍更关注、重视网感网感有时却被等同于颜值”“恶搞”“炒作等,如果重网感美感甚至以网感取消美感,评论就会陷入以点击率论成败、以市场份额论英雄、以点赞”“吐槽论优劣的误区。

    ②文艺的永恒追求是真善美。人们希望从文艺中获得美的享受,从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美感是衡量文艺作品极为重要的尺度,也是文艺评价应秉持的基本标准。因此,网络文艺评论仅重视网感不够,还应捕捉并发掘美感,探究网感美感相互作用的机制。

    ③每当一种新兴艺术走向成熟,其从业群体渐趋壮大,总会伴随着文艺评论家的群体分裂和新生。当年电影批评摆脱文学式评论争论和影评人共同体的群体自觉,都是很好的例证。网络文艺评论已经走到类似的关口,而网络文艺评论家这一新身份的真正确立,除了对网感捕捉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把握网络文艺的美感,并作学理化阐发。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