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荀子认为人生来就有感官上的要求,饿了要吃饭,冷了要穿衣,这就形成了人们“好利”“好声色”的本性要求,所以要通过法治和学习礼仪,使小人变为君子,使普通人变为圣人。据此可知,荀子
A.思想超越了儒学范畴 B.重视对民众的教化
C.具有朴素的民本思想 D.反对盲目崇拜圣人
2.有学者指出,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儒法两家尖锐对立。秦朝尊崇法家,厉行法治,遭到儒家批评。秦朝灭亡后,取代法家的是道家。文景以后,道家淡出政治舞台,儒家取而代之,登上正统学说的宝座。这表明秦汉时期
A.根据统治需要选择治国思想 B.继续了百家争鸣的思想局面
C.对待思想流派态度犹豫不定 D.逐渐认识到法、道思想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