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学案 >> 物理学案
高中物理编辑
2019年高中物理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第1节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5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学案
    资源子类同步学案
  • 教材版本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物理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350 K
    上传用户goldfisher
  • 更新时间2019/3/29 13:29:55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2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节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一、实验目的
1.明确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基本思路.
2.探究一维碰撞中的不变量.
二、实验原理
1.探究思路
(1)一维碰撞:两个物体碰撞前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后仍沿这一直线运动,这种碰撞叫做一维碰撞.
(2)追寻不变量:在一维碰撞的情况下,设两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碰撞前的速度分别为v1v2,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1v2,如果速度与我们规定的正方向一致,取正值.相反取负值,依次研究以下关系是否成立:
m1v1m2v2m1v1m2v2
m1vm2vm1vm2v
.
探究以上各关系式是否成立,关键是准确测量和计算碰撞前与碰撞后的速度v1v2v1v2.
2.实验方案
方案一 利用小车在光滑桌面上碰撞另一静止小车实现一维碰撞,两小车碰撞端分别装上撞针和橡皮泥.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质量的测量:用天平测量质量.
(2)速度的测量:v,式中Δx是纸带上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可用刻度尺测量.Δt为小车经过Δx所用的时间,可由打点间隔算出.这个方案适合探究碰撞后两物体结合为一体的情况.
方案二 利用等长悬线悬挂等大的小球实现一维碰撞,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质量的测量:用天平测量质量.
(2)速度的测量:可以测量小球被拉起的角度,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算出小球碰撞前对应的速度;测量碰撞后两小球分别摆起的对应角度,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算出碰撞后对应的两小球的速度.
(3)不同碰撞情况的实现:用贴胶布的方法增大两小球碰撞时的能量损失.
方案三 利用气垫导轨实现一维碰撞,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质量的测量:用天平测量质量.
(2)速度的测量:利用公式v,式中Δx为滑块挡光片的宽度,Δt为数字计时器显示的滑块挡光片经过光电门对应的时间.
(3)利用在滑块上增加重物的方法改变碰撞物体的质量.
(4)实验方法
①用细线将弹簧片压缩,放置于两个滑块之间,并使它们静止,然后烧断细线,弹簧片弹开后落下,两个滑块随即向相反方向运动(图甲)
②在两滑块相碰的端面装上弹性碰撞架(图乙)可以得到能量损失很小的碰撞.
③在两个滑块的碰撞端分别装上撞针和橡皮泥,碰撞时撞针插入橡皮泥中,把两个滑块连成一体运动(图丙),这样可以得到能量损失很大的碰撞.
方案四 利用斜槽实现两小球的一维碰撞,如图甲所示.让一个质量较大的小球从斜槽上滚下来,与放在斜槽前边小支柱上的另一质量较小的球发生碰撞,之后两小球都做平抛运动.
(1)质量的测量:用天平测量质量.
(2)速度的测量:由于两小球下落的高度相同,所以它们的飞行时间相等.如果用小球的飞行时间作时间单位,那么小球飞出的水平距离在数值上就等于它的水平速度.因此,只需测出两小球的质量m1m2和不放被碰小球时入射小球在空中飞出的水平距离s1,以及碰撞后入射小球与被碰小球在空中飞出的水平距离s1s2.若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m1s1m1s1m2s2相等,就验证了两个小球碰撞前后的不变量.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