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8题为单选,9-12题为多选)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了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结构
B.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说是对经典思想与观念的一次突破
C.汤姆孙发现电子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本身也具有结构
D.贝可勒尔对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开启了人类研究原子核结构的序幕
2.烟雾探测器使用了一种半衰期为432年的放射性元素镅 Am来探测烟雾。当正常空气分子穿过探测器时,镅 Am会释放出射线将它们电离,从而产生电流。烟尘一旦进入探测腔内,烟尘中的微粒会吸附部分射线,导致电流减小,从而触发警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镅 Am发出的是伦琴射线
B.镅 Am发出的射线是因为镅原子发生能级跃迁
C.镅 Am在发生火灾时,由于温度升高半衰期变短
D.0.2g 的镅 Am经864年将衰变掉0.15g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黑体辐射的强度与频率的关系: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频率的辐射强度都增加,辐射强度极大值向频率较低的方向移动
B.结合能越大,原子核结构一定越稳定
C.光子不仅具有能量,而且也具有动量
D.不同频率的光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时都可以被氢原子吸收
4.氢原子能级如图所示,一群原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n=1能级的过程中( )
A.只能释放3种频率不同的光子
B.由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释放的光子频率最小
C.释放的光子的最大能量为12.75 eV,最小能量为0.66 eV
D.由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释放的光子波长最长
5. 如图所示,在一条张紧的绳子上挂四个摆,其中A、B两摆的摆长相等。当A摆振动的时候,通过张紧的绳子给B、C、D摆施加驱动力,使其余各摆做受迫振动。观察B、C、D摆的振动会发现( )
A.C摆的频率最小 B.D摆的周期最大
C.B摆的摆角最大 D.B、C、D的摆角相同
6. 一个静止的原子核经α衰变放出一个α粒子并生成一个新核,α粒子的动能为E0。设衰变时产生的能量全部变成α粒子和新核的动能,则在此衰变过程中的质量亏损为( )
A. B. C. D.
7.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现象。闭合开关S,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光电管时发生了光电效应。图乙是该光电管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图像,图线与横轴的交点坐标为(a, 0),与纵轴的交点坐标为(0,-b),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普朗克常量为h=
B.断开开关S后,电流表G的示数为零
C.仅增加照射光的强度,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增大
D.保持照射光强度不变,仅提高照射光频率,
电流表G的示数保持不变
8.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1,激发态能量为En=,其中n=2,3,4,…。1885年,巴耳末对当时已知的在可见光区的四条谱线做了分析,发现这些谱线的波长能够用一个公式表示,这个公式写作=R,n=3,4,5,…。式中R叫做里德伯常量,这个公式称为巴耳末公式。用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里德伯常量R可以表示为( )
A.- B. C.- D.
9. (多选)一个质点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a、b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若从质点在O点开始计时,经过3 s质点第一次经过M点(如图所示);再继续运动,又经过2 s它第二次经过M点;则该质点第三次经过M点还需要的时间是( )
A.8 s B.4 s C.14 s D. s
10.(多选)图(a)、(b)分别是甲、乙两个单摆在同一位置处做简谐运动的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单摆的振幅之比为2∶1
B.t=2 s时,甲单摆的重力势能最小,乙单摆的动能为零
C.甲、乙两单摆的摆长之比为4∶1
D.甲、乙两单摆的摆球在最低点时,向心加速度大小一定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