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纲明细] 1.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Ⅱ) 2.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Ⅱ)
考点1 细胞膜的成分、结构和功能
1.细胞膜的制备
(1)原理:细胞吸水涨破离心获得细胞膜。
(2)材料:人或其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
(3)选材原因
①无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易制得纯净的细胞膜。
②无细胞壁,细胞易吸水涨破。
[特别提醒] 有关红细胞的常考点:
(1)哺乳动物的成熟的红细胞:
①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而来,无细胞核、细胞器;高度分化,不能分裂,寿命很短;
②制备细胞膜的理想材料,不能用来提取DNA(不含DNA);
③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无线粒体),协助扩散吸收葡萄糖;
④含有酶,但不能合成酶(无核糖体);
⑤含血红蛋白(C、H、O、N、Fe)(核退化之前已经存在的),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突变导致血红蛋白结构改变,导致红细胞形态改变。
(2)蛙的红细胞:无丝分裂,有细胞核,DNA在分裂时发生复制均分。
2.细胞膜的成分
深挖教材
(1)依据细胞膜的成分推测细胞膜的组成元素有哪些?
提示 C、H、O、N、P等。
(2)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有哪些功能?试举例说明。
提示 ①信号分子(如激素、淋巴因子、神经递质)的受体蛋白——糖蛋白。②膜载体蛋白(运输):膜用于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③具催化作用的酶:如好氧型细菌其细胞膜上可附着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此外,细胞膜上还可存在ATP水解酶(催化ATP水解,用于主动运输等)。④识别蛋白:用于细胞与细胞间相互识别的糖蛋白(如精卵间的识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