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题32分专练(二)
24.(12分)(2018·辽宁本溪联考)如图所示,CDE为光滑的轨道,其中ED段是水平的,CD段是竖直平面内的半圆,与ED相切于D点,且半径R=0.5 m,质量m=0.1 kg的滑块A静止在水平轨道上,另一质量M=0.5 kg的滑块B前端装有一轻质弹簧(A、B均可视为质点)以速度v0向左运动并与滑块A发生弹性正碰。若相碰后滑块A滑上半圆轨道并能过最高点C,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问:
(1)B滑块至少要以多大速度向前运动;
(2)如果滑块A恰好能过C点,滑块B与滑块A相碰过程中轻质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多少?
解析: (1)设滑块A过C点时速度为vC,B与A碰撞后,B与A的速度分别为v1、v2,B碰撞前的速度为v0,过圆轨道最高点的临界条件是重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m,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v=mg·2R+mv,
B与A发生弹性碰撞,碰撞过程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以向左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0=Mv1+mv2,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v=Mv+mv,
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v0=3 m/s。
(2)由于B与A碰撞后,当两者速度相同时有最大弹性势能Ep,设共同速度为v,A、B碰撞过程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以向左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0=(M+m)v,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v=Ep+(M+m)v2,
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Ep=0.375 J。
答案: (1)3 m/s (2)0.375 J
25.(20分)(2018·南京三校联考)
如图所示,在xOy平面内,在x>0范围内以x轴为电场和磁场的边界,在x<0范围内以第三象限内的直线OM为电场与磁场的边界,OM与x轴负方向成θ=45°角,在边界的下方空间存在着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1 T,在边界的上方有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32 N/C。在y轴上的P点有一个不计重力的带电微粒,以沿x轴负方向的初速度v0=2×103 m/s射出。已知OP=0.8 cm,微粒所带电荷量q=-5×10-18 C,质量m=1×10-24 kg。求:
(1)带电微粒第一次进入电场时的位置坐标。
(2)带电微粒从P点出发到第三次经过电、磁场边界经历的总时间。
(3)带电微粒第四次经过电、磁场边界时的速度大小。
解析:
(1)带电微粒从P点开始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第一次经过磁场边界上的A点,由半径公式可得
r==4×10-3 m。
因为OP=0.8 cm,匀速圆周运动的圆心在OP的中点C,由几何关系可知,A点位置的坐标为(-4×10-3 m,-4×10-3 m)。
(2)带电微粒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T==1.256×10-5 s。
由图可知,微粒运动四分之一个圆周后竖直向上进入电场,故t1=T=0.314×10-5 s。
微粒在电场中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速度为零,然后反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微粒运动的加速度为
a=,
故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2===2.5×10-5 s。
微粒再次进入磁场后又做四分之一圆周运动,故t3=t1=0.314×10-5 s,所以微粒从P点出发到第三次经过电、磁场边界的时间为
t=t1+t2+t3=3.128×10-5 s。
(3)微粒从B点第三次经过电、磁场边界水平向左进入电场后做类平抛运动,则加速度
a==1.6×108 m/s2,
则第四次到达电、磁场边界时,
y=at,x=v0t4,tan 45°=,
解得vy=at4=4×103 m/s。
则微粒第四次经过电、磁场边界时的速度为
v==2×103 m/s。
答案: (1)(-4×10-3 m,-4×10-3 m) (2)3.128×10-5 s (3)2×103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