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48分专练(二)
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关于近代物理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具有波动性
B.一群氢原子从n=4的激发态跃迁时,最多能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C.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D.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4个氡原子核,经过7.6天后一定剩下1个氡原子核
解析: 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具有粒子性,选项A错误;根据玻尔理论,一群氢原子从n=4的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能够辐射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选项B正确;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没有证实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选项C错误;半衰期是对大量原子核衰变的统计规律,对少量原子核不适用,选项D错误。
答案: B
15.质量为m的乒乓球在离台面高h处时速度方向刚好水平向左,大小为v1,运动员用球拍击球使球以大小为v2的速度水平向右飞出,球拍和乒乓球作用的时间极短,则( )
A.击球前后球的动量改变量的方向水平向左
B.击球前后球的动量改变量的大小是mv2+mv1
C.球拍击球的过程中对乒乓球做的功为mv-mv
D.球拍击球的过程中对乒乓球的冲量为mv2-mv1
解析: 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击球前后球的动量改变量Δp=mv2-(-mv1)=mv2+mv1,方向水平向右,选项A错误,B正确;根据动量定理,球拍击球的过程中对乒乓球的冲量为I=mv2+mv1,选项D错误;根据动能定理,球拍击球的过程中对乒乓球做的功为W=mv-mv,选项C错误。
答案: B
16.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其中t2=2t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B.t1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
C.t2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
D.0~t1时间内,甲、乙两物体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解析: 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象可知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故A项错;vt图象中图线的交点表示速度相同,图线与时间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所以t1时刻两物体的速度相同,但相距最远,即0~t1时间内,甲、乙两物体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故B、D项错;由vt图象可知0~t2的时间内两图线与时间轴所围图形的面积相同,所以t2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故C项正确。
答案: C
17.
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杆上套着一个滑块A,用轻质细绳将A与一小球B相连,A、B的质量均为m,A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水平拉力F向右拉A,使A、B一起向右运动,此时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若增大水平拉力,使A、B一起运动时,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增大为2α,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绳的拉力变为原来的2倍
B.A、B的加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
C.水平拉力F变为原来的2倍
D.A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解析: 对B受力分析,其加速度大小为a=gtan α,细绳拉力大小FT=,经分析可知,当α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a和FT不一定是原来的2倍,A、B错误;对A、B整体受力分析,竖直方向上,支持力FN=2mg,当α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支持力保持不变,则摩擦力Ff=μFN不变,水平方向有F-Ff=2ma,得F=2μmg+2mgtan α,经分析可知,当α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F不一定变为原来的2倍,C错误,D正确。
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