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3月月考试题(创新班)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关于温度的概念,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温度越高,则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B.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则物体的每一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加
C.当某物体内能增加时,该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D.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的温度高,则甲物体分子的平均速率比乙物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大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单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呈现各向异性,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原子(分子、离子)在空间上的排列是杂乱无章的
B.悬浮在水中的花粉颗粒的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C.当两薄玻璃板间夹有一层水膜时,在垂直于玻璃板的方向很难将玻璃板拉开,这是由于水膜具有表面张力
D.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熔化的金属能够收缩成球形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其振动能量与振动的频率有关
B.“隔墙有耳”现象是指声波发生了明显衍射现象
C.当观察者和波源间存在相对运动时一定能观察到多普勒效应现象
D.交警通过发射超声波测量车速是利用了波的干涉原理
4、在学校运动场上50 m直跑道的两端,分别安装了由同一信号发生器带动的两个相同的扬声器。两个扬声器连续发出波长为5 m的声波。一同学从该跑道的中点出发,向某一端点缓慢行进10 m。在此过程中,他听到扬声器声音由强变弱的次数为( )
A.2 B. 4 C.6 D.8
5、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依次经过状态B、C和D后再回到状态A.其中,A→B和C→D为等温过程,B→C为等压过程,D→A为等容过程.该循环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过程中,气体吸收热量
B.B→C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C.C→D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碰撞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多
D.D→A过程中,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不发生变化
6、当物体中存在温度差时,热量会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对于一长度为L、横截面积为S的均匀金属棒,当两端的温度差稳定为△T时,△t时间内从高温端向低温端传递的热量△Q满足关系式: ;其中k为棒的导热系数。如图所示,长度分别为L1、L2,导热系数分别为k1、k2,的两个横截面积相等的细棒在D处紧密对接,两金属棒各自另一端分别与温度为400开、300开的恒定热源良好接触。若L1∶L2=1∶2,k1∶k2=3∶2,则在稳定状态下,D处的温度为( )A.375K B.360K
C.350K D.325K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4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7、下列对热学相关知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对一定质量的气体加热,其内能一定增大
B.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
C.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自然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D.自然界中的能量虽然是守恒的,但有的能量便于利用,有的不便于利用,故要节约能源
8、 蜘蛛会根据丝网的振动情况感知是否有昆虫“落网”,若丝网的固有频率为200H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落网”昆虫翅膀振动的频率越大,丝网的振幅越大
B.当“落网”昆虫翅膀振动的频率低于200 Hz时,丝网不振动
C.当“落网”昆虫翅膀振动的周期为0.005 s时,丝网的振幅最大
D.昆虫“落网”时,丝网振动的频率由“落网”昆虫翅膀振动的频率决定
9、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过程是
A.内能减小的等容加热过程 B.吸热的等温膨胀过程
C.内能增加的绝热压缩过程 D.吸热的等压压缩过程
10、如图,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连接一小物块,物块沿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物块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0.1sin(2.5πt)m.t=0 时刻,一小球从距物块h高处自由落下;t=0.6 s时,小球恰好与物块处于同一高度,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10 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h=1.7 m
B.简谐运动的周期是0.8 s
C.0.6 s内物块运动的路程是0.2 m
D.t=0.4 s时,物块与小球运动方向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