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①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①也。
(《论语·里仁》)
②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②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
(《孟子·万章上》)
【注】 ①不处:不享有。②一介:一点点小东西。
★(1)请概括上面两个选段主张的共同之处。(2分)
★(2)上面两个选段主张的不同之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解析:本题通过分析两则相关材料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来考查对古代文化经典的理解。两则材料都围绕“道”展开。前者反映了孔子的利欲观,以往的研究往往忽略了这一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也不去享受富贵。孟子强调无论是“与”还是“取”,都必须合乎“义”“道”,在范围上比孔子说的要广一些。
答案:(1)取得财富不能违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