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5月月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 本题共计 10 小题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 4 分 ,共计40分)
1.在人类认识原子与原子核结构的过程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
A.查德威克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发现了电子
B.汤姆孙首先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C.居里夫人首先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
D.卢瑟福通过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发现了质子
2.质量为m,速度为v的棒球,与棒相互作用后以被原速率弹回,则小球动量的变化量为(取作用前的速 度方向为正方向)( )
A.0 B.-2mv C.2mv D.Mv
3.我国自主研究制造的国际热核聚变核心部件在国际上率先通过权威机构认证,这是我国对国际热核聚变项目的重大贡献.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聚变反应的是( )
A.H+H→He+n B.7N+He→8O+H
C.He+Al→P+n D.92U+n→56Ba+Kr+3n
4.处于n=3能级的大量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光的频率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5.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两个质量均为m的完全相同的滑块以大小均为p的动量相向运动,发生正碰,碰后系统的总动能不可能是( )
A.0 B. C. D.
6.质量为1kg的小球A以速率8m/s沿光滑水平面运动,与质量为3kg的静止小球B发生正碰后,A、B两小球的速率vA和vB可能为( )
A.vA=5m/s B.vA=3m/s C.vB=1m/s D.vB=3m/s
7.A、B两物体发生正碰,碰撞前后物体A、B都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其位移-时间图象(x-t图)分别为如图中ADC和BDC所示.由图可知,物体A、B的质量之比为( )
A.1:1 B.1:2
C.1:3 D.3:1
8.是一种半衰期为5730年的放射性同位素,若考古工作者探测到某古木中的含量为原来的,则该古树死亡的时间距今大约( )
A.22920年 B.2856年 C.5730年 D.11460年
9.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从能级A跃迁到能级B时,释放频率为ν1的光子;氢原子从能级B跃迁到能级C时,吸收频率为ν2的光子。已知ν1>ν2,则氢原子从能级C跃迁到能级A时,将 ( )
A.吸收频率为ν1-ν2 的光子 B.吸收频率为ν1+ν2 的光子
C.释放频率为ν1-ν2 的光子 D.释放频率为ν1+ν2的光子
10.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的木板右端,有一根轻质弹簧沿水平方向与木板相连,木板质量M=3.0 kg,质量m=1.0 kg的铁块以水平速度v0=4.0 m/s,从木板的左端沿板面向右滑行,压缩弹簧后又被弹回,最后恰好停在木板的左端,则在上述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
A.2.0 J B.3.0 J
C.6.0 J D.8.0 J
二、 多项选择题 (本题共计 5 小题 ,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共计20分 )
11. 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以画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和入射光的频率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νc表示截止频率
B.W0的绝对值等于逸出功
C.直线的斜率表示普朗克常量h的大小
D.图线表明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成正比
12.一质量为2 kg的物块在合外力F的作用下从 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则( )
A.t=1 s时物块的速率为1 m/s
B.t=2 s时物块的动 量大小为4 kg·m/s
C.t=3 s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5 kg·m/s
D.t=4 s时物块的速度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