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学内容:
农业的区位选择
二. 学习目标:
1、理解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和区位选择的影响。
2、对不同的农业部门进行区位选择。
3、识记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三. 重难点讲解:
知识点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重点、难点)
1、农业的概念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产品的产业,就是农业。
2、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 澳大利亚牧场
这两幅图通过展示两种完全不同的农业景观,用以说明农业区位和农业区位因素的含义。
地区
|
泰国湄南河平原
|
澳大利亚东南部
|
区位条件
|
自然条件
|
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稠密,水源充足,适宜水稻种植
|
气候温暖,地形开阔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适于小麦种植和放牧
|
社会经济条件
|
人多地少,劳力充足,粮食需求量大,机械化和现代科技水平低
|
地广人稀,交通便利,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高
|
生产状况
|
农业景观
|
水田广布
|
牧场和麦地广阔
|
农业结构
|
种植业为主
|
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
|
经营方式
|
小农经营
|
大规模家庭农场
|
产品用途
|
自给农业
|
商品农业
|
地域类型
|
水稻种植业
|
混合农业
|
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上图形象地反映了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联系的各因素就是农业的区位因素。它包括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和机械等)和科技因素。在图中尽管没有显示出科技因素,但它是通过影响其他因素而影响农业区位的。无论是对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还是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和变化,都离不开科技因素,因此应把科技看作农业的区位因素。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农业区位因素
|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
自然因素
|
气候
|
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种类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不同生物的生长发育要求的水分条件不同
|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
|
地形
|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适宜发展林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的分布随海拔有所不同
|
坡度大于25 的山地不得发展种植业,宜发展牧业或林业;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
|
土壤
|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的作物不同
|
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发展适宜生长的农作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