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教案一(1.3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在方向、周期、速度、轨道等方面的规律和特点。
2.理解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地球公转轨道形状及其影响。
能力目标
1.能正确运用地球仪、三球仪来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
2.能运用图示来正确分析和解释黄赤交角的形成。
3.能正确绘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并能准确地解释太阳直射点的回归周期以及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德育目标
让学生树立辩证的唯物主义思想观;认识到宇宙的一切物质(天体)都处在运动状态,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与静止是统一的;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志趣,用科学的理论批判伪科学、反科学的观点。
●教学重点
1.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2.黄赤交角的形成。
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教学难点
1.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速度的变化。
2.黄赤交角的形成。
●教学方法
1.让学生分小组活动,通过运用地球仪亲自演示,来分析、归纳、比较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两种运动。
2.借助教具、结合课本插图来解释说明黄赤交角的形成。
3.运用板图——“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