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
1. 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微粒之间的关系
2. 了解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 培养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其单位
课时:3
教学方法:启发、谈话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物质的量
〔引入〕已知一个12C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3g,求0.012kg 12C所含12C原子的数目:
物质间的反应是按一定的数目比进行的,而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我们取用的物质,都是可以用称量器具称量的。那么我们称量的一定质量的物质所含的微粒数目为多少呢?
〔分析〕反应C + O2 = CO2的微粒数比和质量比
微粒数比:
质量比:
可称量的物质与原子、分子或离子之间一定存在某种联系。
〔板书〕一、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
〔引入〕要知道一定质量的微粒含有的微粒数目,用“个”为单位,是否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