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示】
余光中的诗文里充满浓郁的“乡愁”情绪。本文作于“1974年春分之夜”,作者离别大陆已整整25年。此文由台湾岛上的“雨季”入笔,扣住“雨”字展开联想,驰骋想象,来写自己的喜怒哀乐,着重回忆了青少年时代在大陆生活的难以忘怀的情景,抒发了因海峡两岸“参商太久”而产生的凄迷愁苦之情,传达出对祖国命运的关心与祝福之情。
余光中的散文融汇中西文化,语言生动幽默,在现代散文中别具一格,有“余体”之誉。 他认为散文有“感性”与“知性”之分,而最理想的境界是两者的有机结合;本文正是这种创作思想的成功体现,作者将“知性”融入“感性”之中,把现代意识与古典传统巧妙地联系起来,着力开掘文字中的美感与韵味,提升了现代散文的艺术表现力,增强了现代散文的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