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纲展示] 1.酶在代谢中的作用(Ⅱ) 2.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Ⅱ) 3.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考点一| 酶的本质、作用和特性
1.酶的作用和本质
(1)酶的本质与合成:
酶的本质
|
绝大多数是蛋白质
|
少数是RNA
|
合成原料
|
氨基酸
|
核糖核苷酸
|
合成场所
|
核糖体
|
主要是细胞核
(真核细胞)
|
(2)作用:具有催化作用,反应前后性质和数量不变。
(3)作用场所及条件:在细胞内、外及离开生物体都可以发挥作用,但需要相对温和的条件。
(4)来源:一般活细胞都能产生。
(5)催化机理:降低反应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反应的方向和平衡点。
2.酶的特性
(1)高效性
①曲线分析:酶对应曲线A,无机催化剂对应曲线B,未加催化剂对应曲线C。(填字母)
②结论: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酶的催化效率更高。
(2)专一性
①图形分析:
a.写出图中所示的化学反应:BE+F。
b.图中C、D表示不能(填“能”或“不能”)被该酶催化的物质。
②结论: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3)作用条件较温和
①酶活性: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称为酶活性。
②曲线分析:如图为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
Ⅰ.甲、乙两图横坐标分别表示温度、pH,b点表示最适温度,e点表示最适pH。
Ⅱ.甲图中,温度由a变为b时,酶活性升高;由c变为b时,酶活性不变,原因是高温时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且不可恢复。
Ⅲ.乙图中,pH由d变为e或由f变为e时,酶活性均不变,原因是过酸、过碱都会导致酶的空间结构破坏且不可恢复。
③结论:在适宜的温度、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