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表示格里菲思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实验过程,S型菌有荚膜且具有毒性,能使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败血症,R型菌无荚膜也无毒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与R型菌混合前必须将S型菌慢慢冷却
B.无毒的R型菌转化为有毒的S型菌属于基因重组
C.该转化实验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D.S型菌的DNA能抵抗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引发疾病
解析:与R型菌混合前必须将S型菌慢慢冷却,以防止高温杀死R型菌;S型菌的DNA进入R型菌,使R型菌有毒性,实际上就是外源基因进入受体整合到受体DNA上并得以表达,属于基因重组;该转化实验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由于S型菌有荚膜(荚膜属于多糖,不是DNA),进入吞噬细胞后,受荚膜的保护,能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消化,从而迅速增殖、扩散,引起机体发生疾病。
2.科学家为探究转化因子的本质,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该组实验不能得到的结果或结论是( D )
A.实验2只出现R型菌落
B.实验1、3均出现R型和S型菌落
C.DNA是转化因子
D.DNA纯度越高转化效率就越高
解析:三组实验中,自变量是培养基加入的酶种类,实验1中加入RNA酶,由于S型菌的遗传物质是DNA,加入的RNA酶不起作用,R型菌可能发生转化,出现R型和S型菌落,同理推出实验3也出现R型和S型菌落;实验2中加入DNA酶,破坏了DNA,R型菌不发生转化,只出现R型菌落;三个实验说明DNA是转化因子。本实验不能得到DNA纯度越高转化效率就越高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