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朝时,士以下的胥吏阶层靠“稍食”(官府发放的口粮及衣装)为生,它的多少要依职事与考课而定,按等级发放。该制度
A. 说明官僚政治开始形成
B.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 服务于分封制和宗法制
D. 说明等级制度逐渐加强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朝时期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分封制和宗法制,在分封制体制下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四个等级,在士的阶层之下主要有胥吏阶层从事基层政治活动,这个阶层不享受封地,依靠官府发放的粮食为生,为统治阶层服务,C选项符合题意。西周时期是贵族政治,A选项排除。夏商周时期,政治特点之一就是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B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等级制度,D选项排除。
2.《资治通鉴》以“三家分晋”为开篇: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天子正式任命晋国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候。司马光认为这是真正礼崩乐坏的开端,是周室衰落的关键,“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也”。司马光此举意在
A. 对周天子的分封表示不满
B. 强调坚持传统秩序的重要性
C. 说明维护纲常伦理的必要
D. 承认“三家分晋”的合法性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