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试卷(三)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1~6题为单项选择题,7~12题为多项选择题)
1.以下对机械波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形成机械波一定要有波源和介质
B.波源做简谐运动形成的波中,各质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
C.横波向右传播时,处于波峰的质点也向右迁移
D.机械波向右传播时,右方的质点比左方的质点早一些振动
答案 A
解析 波源和介质是形成机械波的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故A正确.简谐运动形成的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中各质点都做简谐运动,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后面的质点比前面的质点总要晚一些开始振动,但质点本身并不随波的传播而发生迁移,而且各质点的振动步调不一致,故B、C、D均错误.
2.(2018·吉林八校联考高二下学期期中)下列关于机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生干涉现象时,介质中振动加强点,振动的振幅最大,减弱点振幅可能为零
B.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波源频率发生了变化
C.在一个周期内,介质的质点所通过的路程等于波长
D.某一频率的声波,从空气进入水中时,波长和频率均增大
答案 A
解析 发生干涉现象时,介质中振动加强点振幅最大,减弱点振幅最小,若两列波的振幅相等,减弱点的振幅可能为零,故A正确;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振源与观察者之间距离变化,使观察者接收的频率发生了变化,但波源频率并不改变,故B错误;质点简谐振动时,一个周期内通过的路程是振幅的4倍,与波长无关,故C错误;波速由介质决定,频率由波源决定,当声波从空气进入水中时,频率不变,波速变大,则波长变大,故D错误.
3.(2018·沈阳市郊联体高二上学期期末)近年来我国的航空事业迅速发展,战机的超音速飞行已十分普遍.当战机在地面上空返航时,地面上的人经常会听到一声雷鸣般的巨响,引起房屋门窗的剧烈颤动.这是因为飞机返航加速过程中,当飞机速度接近声速时会使发动机发出的声波波面在飞机的前方堆积形成音障,当飞机加速冲破音障时发出的巨大响声,称为音爆.音障的形成与下列哪种现象的形成原理最为相近( )
A.音叉周围有些区域声音较强,有些区域声音较弱
B.敲响一只音叉,不远处的另一只音叉也发出声音
C.火车进站时鸣笛的音调会变高,出站时会变低
D.在屋外看不见屋内的人,却能听见屋内人说话
答案 C
解析 音叉周围有些区域声音较强,有些区域声音较弱,这是声音的干涉现象,故A错误;敲响一只音叉,不远处的另一只音叉也发出声音,这是声音的共振现象,故B错误;火车进站时鸣笛的音调会变高,出站时会变低,音调变低表示远离,音调变高表示靠近,该现象与音障的形成类似,故C正确;在屋外看不见屋内的人,却能听见屋内人说话,这是声音的衍射现象,故D错误.
4.(2017·天津卷)手持较长软绳端点O以周期T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带动绳上的其他质点振动形成简谐波沿绳水平传播,示意图如图1.绳上有另一质点P,且O、P的平衡位置间距为L.t=0时,O位于最高点,P的位移恰好为零,速度方向竖直向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1
A.该简谐波是纵波 B.该简谐波的最大波长为2L
C.t=时,P在平衡位置上方 D.t=时,P的速度方向竖直向上
答案 C
解析 绳波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属于横波,纵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的振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故A错误;根据波形图和波的传播方向可知,位移恰好为零且速度方向竖直向上的质点与O点的距离应为L=λ,其中n=0、1、2……,波长λ=,可知当n=0时波长有最大值,最大值为λm=4L,故B错误;0~内P由平衡位置振动到波峰,~内P由波峰回到平衡位置,可知t=时P在平衡位置上方向上振动,t=时P在平衡位置上方向下振动,故C正确,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