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标点符号
考点精讲
根据考试大纲,标点符号部分主要考查表达应用能力,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从题型来看,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放在语言知识中,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试题设置四个选项,让考生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或错误的一项;二是放在语言表达中,以改错的形式出现。
近几年来考题主要考问号、括号的使用,引号及相关点号的位置关系,用句号、昌号、分号、逗号、顿号等体现句子的层次等等。
考题精析
【例1】2004年全国高考试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
B、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C、一方面是旅游线路老化、接待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能力不同:这是我国开放欧州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
D、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死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
【解析】:A引号内的内容在句中作“表示”的宾语,所以句号应移到引号外;“三项任务”后的逗号应改为冒号,用来提起下文。B中书名号只用来标示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所以句中书名号应改为引号;D中虽然用了疑问词“如保”,但整个句子并不是疑问语气,而是陈述语气,所以问号应改为句号,正确答案为:C
【例2】2004年江苏高考试题:
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
【解析】:试题中,“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不是独立的句子,只是在整个句子中充当句子成分,整个句子看似疑问句,但实际上却是一个陈述句,问号应改为句号。
【例3】2004天津高考试题:
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解析】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此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选择项之间应用逗号。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
【例4】2004年浙江高考试题:
“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好几趟了,你倒是给人家一个回话呀!”
【解析】:例句中前一个引号内的句子是倒装句,只有把问号置于句子末尾,才能准确地表达出疑问语气,应把例句中的问号改为逗号,并把第一个叹号改为问号。
【例5】2004年湖南高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