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波的衍射和干涉
[学科素养与目标要求]
物理观念:1.理解什么是波的衍射现象,知道波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2.理解波的叠加原理,知道波的干涉是波叠加的结果.3.知道形成稳定干涉图样的条件.
科学思维:掌握波的干涉图样的特点,会寻找振动加强点、减弱点.
科学探究:通过水波的衍射、干涉实验,了解衍射、干涉现象,知道其特点和发生的条件.
一、波的衍射
1.定义:波可以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
2.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只有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相差不多,或者比波长更小时,才能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3.波的衍射的普遍性:一切波都能发生衍射,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
二、波的叠加原理
几列波相遇时能够保持各自的运动特征,继续传播,在它们重叠的区域里,介质的质点同时参与这几列波引起的振动,质点的位移等于这几列波单独传播时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
三、波的干涉
1.定义
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时,某些区域的振幅加大、某些区域的振幅减小的现象.
2.稳定干涉条件
(1)两列波的频率必须相同.
(2)两个波源的相位差必须保持不变.
3.干涉的普遍性
一切波都能够发生干涉,干涉是波所特有的现象.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只有当障碍物的尺寸与波长差不多或比波长小时,才会发生衍射现象.( × )
(2)敲击音叉使其发声,然后转动音叉,听到声音忽强忽弱是声波的干涉现象.( √ )
(3)只有频率相同的两列波才可以叠加.( × )
(4)在振动减弱的区域,各质点都处于波谷.( × )
2.两个频率、振动方向、初始相位均相同的波源S1、S2,产生的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某时刻t形成如图1所示的干涉图样,图样中两波源S1、S2同时为波谷(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在图中标有A、B、C三个点,则振动加强的点是_____,振动减弱的点是_____.
图1
答案 A、B C
解析 方法一 由题图可以知道,A点距波源S1、S2的距离均为1.5λ,即x1=1.5λ,x2=1.5λ,故A到S1、S2的距离差Δx=x1-x2=0;B点距S1的距离为x1=λ,距S2的距离为x2=2λ,故B到S1、S2的距离差Δx=λ;C点距S1的距离为x1=2λ,距S2的距离为x2=1.5λ,故C到两波源S1、S2的距离差为Δx=x1-x2=0.5λ.因为两波源的振动情况完全相同,所以A、B点均为振动加强点,C点为振动减弱点.
方法二 由题图可知A点为波峰与波峰相遇,是振动加强点;B点是波谷与波谷相遇,是振动加强点;C点是波峰与波谷相遇,是振动减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