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N 14 Fe 56 S 32 O 16 Ti 48 Cr 52
1.《本草纲目》中“石碱”一条记载:石碱出山东济宁诸处,彼人采篙寥之属,晒干烧灰,以水淋汁,久则凝淀如石,洗衣发面,亦去垢发面。这里的“石碱”是指
A. KOH B. KAl (SO4)2 C. KHCO3 D. K2CO3
【答案】D
【解析】
【详解】“彼人采篙寥之属,晒干烧灰”,说明“石碱”为篙寥烧成的灰中的成分,“以水淋汁”,说明“石碱”易溶于水,“洗衣发面,亦去垢发面”,说明“石碱”能去油污,作发酵剂,排除KOH 、KAl (SO4)2,且植物烧成的灰中的主要成分一般为碳酸盐,故“石碱”为K2CO3。
故选D。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pH<7的溶液不一定呈酸性
B. 在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氨水、NaOH溶液,c(OH-)相等
C. 在相同温度下,pH相等的盐酸、CH3COOH溶液,c(Cl-)=c(CH3COO-)
D. 氨水和盐酸反应后的溶液,若c(Cl―)=c(NH4+),则溶液呈中性
【答案】B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