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涉及到很多的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天工开物》中有“至于矾现五色之形,硫为群石之将,皆变化于烈火”,其中的矾指的是金属硫化物
B. 成语“刀耕火耨” 蕴含的化学原理是放火烧去野草,用余灰肥田,还可降低土壤碱性
C. 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指凋谢的花可以包裹植物的根,对植物有保护作用
D. 西晋刘琨《重赠卢谵》中的诗句“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中包含有化学变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A.矾是各种金属(如铜、铁、锌)的硫酸盐,不是金属硫化物,A错误;
B.草木灰的成分为碳酸钾,水解显碱性,使土壤碱性增强,B错误;
C.“落花”中的有机物在土壤中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物后,形成“春泥”,可以作为植物的营养被植物吸收利用,不是包裹植物的根,对植物有保护作用,C错误;
D.炼钢的过程主要是化学变化,也包括物理变化,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2.某有机物A是农药生产中的一种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