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草经集注》中记载有关于区别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 的方法:“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文中区别的方法是利用了下列中的( )
A. 焰色反应 B. 萃取 C. 丁达尔效应 D. 蒸馏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强烧之,紫青烟起”可知,发生的是金属的焰色反应,故合理选项是A。
2.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在一定条件下,将含等物质的量的FeSO4和Fe2(SO4)3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可得到分散质粒子大小在36~55nm之间的黑色磁流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B. 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Fe2O3
C. 用光束照射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 分散系为胶体,分散质粒子大小即Fe(OH)3分子直径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来判断属于该分散系为胶体,根据胶体的性质分析。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磁流体分散系分散质粒子直径在36~55nm,属于胶体的范畴,具备胶体的性质。
A.分散质粒子直径在36~55nm之间,所得分散系为胶体,不是悬浊液,A错误;
B.分散质应是黑色的,而Fe2O3是红褐色的,故分散质不是Fe2O3,B错误;
C.该分散性属于胶体,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所以当一束强光通过此磁流体时会出现光亮的通路,C正确;
D.该胶体分散质是黑色的,氢氧化铁胶体胶体为红褐色,而且胶粒很多分子的集合体,不是一个分子,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