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该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B.进入烧瓶中的液体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氨水呈碱性
C.氨水很稳定,将烧瓶内的红色溶液加热颜色不会发生变化
D.形成“喷泉”的主要原因是氨气溶于水后,烧瓶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
C [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当少量水进入盛有氨气的烧瓶会使烧瓶内压强迅速减小且小于大气压,使滴有酚酞的水喷入烧瓶形成喷泉,A项、D项正确;由于氨水有弱碱性,从而使酚酞由无色变为红色,B项正确;氨水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放出氨气,从而使碱性减弱,故滴有酚酞呈红色的氨水受热后红色变浅或褪去,C项错误。]
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氯化铵和熟石灰制氨: NH+OH-NH3↑+H2O
B.NaOH浓溶液与NH4Cl溶液混合加热: NH+OH-NH3·H2O
C.氨水中加盐酸: NH3·H2O+H+===NH+H2O
D.氨水中加入氯化铁溶液: Fe3++3OH-===Fe(OH)3↓
C [NH4Cl和Ca(OH)2固体加热,不是溶液中进行的反应,不属于离子反应,A项不正确;NaOH浓溶液和NH4Cl溶液混合加热放出NH3,不能写成NH3·H2O,B项不正确;氨水与酸或盐反应,实质是NH3·H2O电离出的OH-参与反应,NH3·H2O为弱碱应写成分子形式,故C项正确,D项不正确。]
4.如图所示是NH3的两个性质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