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解质、非电解质的研究对象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导电需要条件。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不是电解质(例如难溶性盐水溶液,导电性很弱,但难溶性盐是电解质)
3.酸、碱、盐、水、绝大多数金属氧化物是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氢化物、绝大多数有机物(例如 CO2、NH3、蔗糖等)都是非电解质。
4.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盐、金属氧化物,弱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水等。
5.电解质的强弱与溶解性无关。
6.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取决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离子浓度一定,离子所带电荷越大,导电性越强;离子所带电荷一定,离子浓度越大,导电性越强。
7.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必然联系。
8.常见的有色离子 Fe3+(黄)、 Fe2+(绿)、 Cu2+(蓝)、 MnO4-(紫、) Cr2O72-(橙)、 CrO4-(黄)、 Cr2+(绿)
9.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
10.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元素被氧化,不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例如 Cl2 + H2O ≒ HCl + HClO)
11.得氧失还(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
12.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电子得失的难易程度,与电子得失的多少无关。
13.元素的最高价只具有氧化性,最低价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14.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共存的离子有:S2-、HS-、CO32-、HCO3-、SO32-、HSO3-、S2O32-、AlO2-、SiO32-、F-、ClO-、CH3COO-、OH-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