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语文试卷
高中语文编辑
四川省乐山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试题(语文 解析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5金币 立即下载
3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3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语文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058 K
    上传用户b-box
  • 更新时间2019/12/11 16:53:24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0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不是复古,也不是重回汉唐时代,而是现代化的伟大创新和重新崛起,是经过否定之否定的历史变化后的民族整体精神和文化素质的全面提升,熔铸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近代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之精华的合理吸收和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形成的先进文化或建设文化的全面总结与光大等因素。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有对传统精神和美德的全面继承和弘扬,更有对中国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陶铸、培育和践行,还有在“五位一体”基础上对五大文明的建设与建构,由此彰显出板丰富的伦理内涵。

中华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尤以习近平所概括的中华六大基本美德即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为最。“讲仁爱”是中华民族最核心的价值理念,也是最重要的伦理美德。“仁”的根本意义是承认别人与自己是同类,因此要把他人视为与自己一样的道德主体同等对待,积极意义上的仁是能对别人有所助益和关怀,此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儒家的仁爱美德包含了修身成已的个体之仁、推己及人的类性之仁、推人及物的威物之仁三个内在贯通并不断扩展的层面。“讲仁爱”不仅是人们进行自我德性修养的始基,也是建构良好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