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伏尔泰指出:“自然法面前人人生而平等,这最自然不过;然而从各种实际出发,现实又是荒诞不经的事实上的不平等。这种事实上的不平等,使得个人享有自由的能力或权力不同,进而使得自由是有差别而非同等的。”这表明伏尔泰( )
A.违背了理性主义精神
B.否定了天赋人权学说
C.不反对封建特权等级
D.认为自由是不平等的
D [材料论述的是平等的问题,可以看出伏尔泰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自由是有差别而非同等的”,所以选D项。伏尔泰主张理性,A项错误,伏尔泰主张理性就是肯定天赋人权;B项错误,理性主义反对封建特权等级;C项错误。]
2.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认为防止专制的根本途径是( )
A.以民意制约权力 B.以道德制约权力
C.以权力制约权力 D.以舆论制约权力
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德斯鸠主张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并相互制约,从而达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故C项正确;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3.卢梭强调“在国家之中,并没有任何根本法是不能予以废除的,即使是社会公约也不例外;因为如果全体公民集中起来一致同意破坏这个公约的话,那么我们就不能怀疑这个公约之被破坏乃是非常合法的”。这一观点( )
A.充分保障了公民的自由
B.容易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
C.揭示了社会更替的规律
D.体现了“社会契约”思想
B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社会契约论的弊端——容易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B项符合题意,正确;材料并不能体现社会契约充分保障了公民自由,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马克思揭示了社会更替的规律,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并非材料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