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 64 Fe 56
一、单选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 中国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下列古代研究成果的说明不合理的是( )
A. 《本草纲目》记载“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其中“碱”指的是K2CO3
B. 黄白第十大 “曾青涂铁,铁赤如铜”主要发生了置换反应
C. 梦溪笔谈 “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中“剂钢”指铁合金
D. 《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其描述的是CO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的现象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1mol 氧气的质量为32g
B. 标准状况下,1mol 气体体积约为
C. 的摩尔质量为44
D. 1L 的 溶液中含 的个数为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钠与CuSO4溶液反应:2Na+Cu2+=Cu↓+2Na+
B. Na2O2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 O2,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C. Na2O2遇到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后,石蕊试纸最终变成蓝色
D. 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和NaHCO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
4. 既能通过金属单质与足量 反应得到,也能通过金属单质与酸反应得到的是( )
A. B. NaCl C. D.
5. 经氯气消毒的自来水,若用于配制以下溶液:①KOH②AgNO3 ③NaHCO3
④FeCl2 ⑤ NaHSO3 ⑥NaHS ,会使配制的溶液变质的是( )
A. 全部 B. ②④⑤⑥ C. ②⑤ D. ④⑥
6. 将一小块钠放入下列溶液时,既能产生气体又会出现白色浑浊的是
A. 稀硫酸 B. 氯化铁溶液 C. 硫酸铜溶液 D. 氯化镁溶液
7. 如图,A处通入Cl2,关闭B阀时,C中的湿润红色布条看不到明显变化;打开B阀后,C中的湿润红色布条逐渐褪色。则D瓶中盛放的是( )
A. 浓盐酸
B. 饱和NaCl溶液
C. 浓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