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 35.5 K 39 Ca 40 Fe 56 Cu 64 Br 80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我国古代的人民在那时候就已经广泛应用了相关的化学知识,古化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关于古代化学的应用和记载,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
A.《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烽燧铳机诸药者”,这是利用了“KNO3的氧化性”
B.《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这是利用了“焰色反应”
C.李白有诗云“日照香炉生紫烟”,这是描写“碘的升华”
D.我国古代人民用明矾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一种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的胶状物质
2. 下列变化中,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
A. KMnO4→MnCl2 B. Fe→FeCl2 C. CaCO3→CO2 D. CuO→Cu
3.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向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溶液至沉淀刚好完全:
Ba2+ + 2OH- + 2H+ + SO42- = BaSO4↓+ 2 H2O
B.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OH-=== +2H2O
C.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Ca2++2HCO3-+2OH-=CaCO3↓+2H2O+CO32-
D.澄清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反应: Ca(OH)2+CO32- = CaCO3↓+2OH-
4. 下列关于金属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1 mol Na与足量盐酸反应消耗的HCl比1 mol Na在空气中久置后再与足量盐酸反应消耗的HCl少
B. 打磨的铝箔加热至熔化时,铝会滴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