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草纲目》中有“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的记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薪柴之灰”可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 B. “以灰淋汁”的操作是萃取
C. “取碱”得到的是一种碱溶液 D. “浣衣”过程有化学变化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①氯气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都能得到含氯消毒剂; ②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
③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 ④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⑤室温下浓硫酸与铜片不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原因是铜被钝化。
⑥氯气易液化,液氯可以保存在钢瓶中; ⑦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铝制容器盛放;
⑧分解高锰酸钾制氧气后,残留在试管内壁上的黑色物质可用稀盐酸洗涤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3.某同学在实验室里过滤一种浑浊溶液,发现滤出的液体仍浑浊。他检查实验装置发现漏斗外壁没有水,滤纸也未出现破损或小漏洞,则造成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下列操作中的( )
A.滤纸高出漏斗边缘的部分未剪掉 B.滤纸与漏斗之间有气泡未被排掉
C.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过滤时玻璃棒靠在一层滤纸一边
4.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