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表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1932~1941年秋三军阵亡将士统计表》中的部分内容(选自张正隆著作《雪冷血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磐石游击队时期
|
总计七名,不知姓名者共二十余名
|
东北人民革命军时期
|
总计二十二名,不知姓名者共约百九十余名,共合二百一十二(名)
|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时期
|
共计二十九名,不知姓名者共约二百五十余名,合共二百八十余名
|
A.体现了东北地区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B.印证了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抗战已经开始
C.粉碎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形成
答案 B
解析 材料没有比较东北地区与其他抗日战场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信息印证了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抗战已经开始,故选B项;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排除C项;材料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无关,排除D项。
2.1935年6月,蒋介石指示兵工署署长俞大维:“凡各兵工厂尚未装成之机器,应暂停止,尽量设法改运于川黔两省,并须秘密陆续运输,不露形迹。”这说明蒋介石( )
A.认识到民族危机日渐严重
B.加强对红军围剿的力度
C.试图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
D.加强对西南地区的控制
答案 A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蒋介石认识到日本的不断侵略使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从而把一些战略物资转移到西南以备抗战需要,故A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对红军进行围剿以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问题,排除B、C两项;蒋介石是要把战略物资运到西南而非加强对西南地区的控制,排除D项。
3.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日本有人评论说:“这使对中国不利而对日本有利的主要因素,一齐消失了。”这里的“主要因素”是指( )
A.中国内战不断,四分五裂
B.蒋介石政府开始联共抗日
C.日本推行全面侵华政策
D.西安事变削弱了日本的侵华力量
答案 A
解析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对峙局面的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这使对中国不利而对日本有利的主要因素,一齐消失了”,故A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