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研究表明:中国十四年抗战直接伤亡人口在4 100万以上,加上战时失踪、被俘等项数字,人口损失则超过4 500万。材料中的“十四年抗战”开始于(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解析: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开始局部侵华,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正好是14年。七七事变发生在1937年,台儿庄战役发生在1938年,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故“十四年抗战”的开始是九一八事变。
答案:A
2.“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鬼子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这一歌谣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
A.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 B.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
C.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D.华北日益殖民地化
解析:要注意材料信息“九月十八”“北大营”,由此可知指的是九一八事变,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选A项。
答案:A
3.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这次会战期间,国民政府还组织了( )
A.太原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枣宜会战
解析:太原会战发生在淞沪会战期间,即1937年秋。徐州会战发生于1938年春,武汉会战发生于1938年下半年,枣宜会战发生于1940年5月。
答案:A
4.“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此童谣反映了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得到了海外华侨的大力援助
B.进行了正面战场的抵抗
C.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D.全民族抗战
解析:依据题干中的信息“全国军民齐奋起”可知,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全民族抗战。
答案:D
5.某抗日将领在评价某战役时指出,这一行动的伟大意义在于“我们反攻了敌人,振奋了华北的人民……摧毁了敌人的据点,扩大了我们的根据地,锻炼了八路军”。该战役是指( )
A.平型关大捷 B.徐州会战
C.百团大战 D.枣宜会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