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各少数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区,得划定民族区,组织民族自治政权,在不与省宪抵触原则下,得订立自治法规。”由此可知( )
A.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
B.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自治的设想
C.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是《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D.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根据《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实行的
解析:早在陕甘宁边区时期,部分地区就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自治的设想。
答案:B
2.周恩来说:“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因素是( )
A.民族团结与平等的历史传统
B.民族共同繁荣的经济任务
C.民族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
D.各民族反侵略的政治需要
解析:据题干中“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可知,这是在阐述我国各民族居住的现实,故选C项。题干材料与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反侵略无关,排除A、B、D三项。
答案:C
3.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时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

①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的领导
②具有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 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履行职权 ④领导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从示意图可以看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的领导,故①正确;此时处于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故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具有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②正确;当时尚未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未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故③错误;此时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应是1954年之前的政府,而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于1956年,故④错误。
答案:A
4.“在这样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之上,中国在选择政党制度时必然要寻求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符合中华民族‘和合’文化传统的政党制度。”新中国符合文化传统的政党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主集中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解析:依据材料中“政党制度”可知D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故A项错误;民主集中制属于人民代表大会运行的原则,故B项错误;C项是管理民族地区制度,排除。
答案:D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