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2019年是党的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周恩来诞辰121周年。某校举办周恩来事迹展,可选取的素材有( )
①迎接尼克松访华 ②领导南昌起义 ③指挥台儿庄战役 ④参与解决西安事变 ⑤出席万隆会议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972年尼克松访华,周恩来迎接;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南昌起义;1938年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1936年周恩来参与解决西安事变;1955年作为代表出席万隆会议。故选A项。
答案:A
2.他在青年时代曾经写下这样的寄语:“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下边表格归纳了他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他是( )
1936年
|
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
1945年
|
参与重庆谈判
|
1955年
|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
1971年
|
与基辛格会谈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陈毅
解析:1955年,众多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的亚非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因此,答案为B项。
答案:B
3.标语口号体现了时代特色。在有些旧墙上我们还能看到“以阶级斗争为纲”“以钢为纲”“以粮为纲”等标语口号。其中“以钢为纲”反映的是( )
A.“一五”计划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以钢为纲” “以粮为纲”均是在“大跃进”运动中提出的,“以阶级斗争为纲”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提出的。故选C项。
答案:C
4.作为教育的载体,教科书不但承载了知识,也透视了国家的兴衰与变迁。下列采集自教科书中的图片,最有可能出现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