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新教材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9课辛亥革命课后课时作业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1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章节测试
  • 教材版本部编版(新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973 K
    上传用户wangxiaohong
  • 更新时间2020/4/8 14:56:48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下列关于清末新政的评述,正确的是(  )

目的是维护清朝的专制统治 内容与百日维新有一致之处 要使国家走上资本主义近代化的道路

新政扩大和加深了社会矛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政的内容与戊戌变法的内容有一致之处,且新政实施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专制统治;从实施效果上看,大量增加捐税,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加深了社会矛盾,故①②④正确,错误。故选C项。

2.孙中山说: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斯役是指(  )

A.金田起义                             B.四川保路运动

C.湖北武昌起义                         D.广州黄花岗起义

答案 D

解析 材料出自《黄花岗烈士事略》,描述的是广州黄花岗起义,故选D项。A项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开始,B项是武昌起义的有利时机,武昌起义即武昌革命,排除ABC三项。

320世纪初,清政府规定,在国外获得高中、大学、博士等学历者,分别授予举人出身、进士出身、翰林出身等功名及相应的官职。此举意在(  )

A.推动洋务运动  B.融入现代文明

C.削弱革命力量  D.加快立宪进程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20世纪初”“清政府规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中国革命风起云涌,清政府此举的目的是拉拢留学生,削弱革命力量,故C项正确。意在表示目的,洋务运动开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A项与材料不符,故排除;融入现代文明不是清政府的主观目的,故B项错误;清政府本意并不想立宪,故D项错误。

419世纪末美国社会活动家和经济学家亨利·乔治在其著作《进步与贫穷》中认为:世界愈文明,人类愈贫困,盖于经济学上均分之不当。鉴于此,孙中山提出了什么解决方案(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福利制度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贫困”“经济”“均分等信息并结合所学三民主义的内容可知是民生主义,故选C项。

5.史学家费正清曾这样写道:在广东,小规模的革命党人起义虽遭镇压,可是在汉口,革命者的一家炸弹制造厂的意外爆炸,导致了附近帝国军队的兵变。这场兵变带来的结果不包括(  )

A.中国完成了近代化                     B.皇帝制度结束

C.中华民国成立                         D.清政府垮台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汉口”“革命者的一家炸弹制造厂的意外爆炸,导致了附近帝国军队的兵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兵变是武昌起义,即辛亥革命。BCD三项都是辛亥革命带来的结果,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国至今都没有完成近代化,A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A项。

6.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后,群龙无首。第二天立宪派首领汤化龙出来帮忙出谋划策,以咨议局、教育会、商会的名义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