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春秋 B.南朝
C.北朝 D.三国
答案 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奴隶社会的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是指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战国时期是指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由此可知,题干图示中的空白处应填写“春秋”,故选A项。
2.《史记·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这段话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诸侯争霸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B.诸侯国之间争夺土地和人口互相残杀
C.分封制动摇奴隶制度趋向崩溃
D.诸侯国弃国逃跑井田制崩溃
答案 C
解析 西周分封制是依靠土地和义务关系建立起周王与各诸侯之间的隶属关系,这种隶属关系是建立在周王室实力基础之上的。随着诸侯势力的增长,世袭的诸侯与周王之间的隶属关系越来越疏远,不再听命于周王。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诸侯互相兼并,数目减少,打破了周王室分封的政治格局,分封制走向崩溃。故C项符合题意。
3.《史记》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该材料说明东周时期( )
①周天子威望下降 ②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 ③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 ④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春秋时代,一些诸侯国强大起来,周王室衰微,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他们之间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春秋争霸局面随之出现,①②③正确。④的表述符合史实,但材料不能说明,排除。故选C项。
4.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有( )
①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 ②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了,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③在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以改革加强了自身力量 ④华夏族和其他各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