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者顾准说:“城邦制度和直接民主两者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雅典城邦为直接民主提供的主要条件是( )
A.城邦人口相对集中,互相比较熟悉
B.城邦公民不从事劳动,闲暇时间多
C.城邦人口较少,而且公民数量更少
D.城邦政务简单,人人都有能力管理
答案 C
解析 城邦的特点之一是小国寡民,不仅总人口较少,而且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人数更少,这有利于直接民主的实行,故C项正确。城邦人口分布相对比较分散,A项与史实不符;城邦公民并非不参加劳动,故B项表述错误;D项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
2.古代希腊的“公民”一词来源于“城邦”。亚里士多德说:“城邦正是若干公民的组合。”材料表明,“公民”的本质含义为( )
A.公民是城邦主人 B.城邦包含了公民
C.公民从属于城邦 D.公民是城邦的人
答案 A
解析 “公民”这一概念,最初起源于古希腊的城邦政治,是雅典自由人的一种政治身份。材料“城邦正是若干公民的组合”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故A项正确。
3.假设古代雅典某年全国人口总数为30万人,自由民约为26.8万,其中男性成年公民6.7万人,外邦人约4万人,奴隶约1万人。其中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是( )
A.约6.7万 B.约26.8万
C.约11.7万 D.约10.7万人
答案 A
解析 古代雅典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是公民,公民指的是本邦的成年男性公民,外邦人、奴隶没有公民权,故A项正确。
4.古代雅典人将流放视为一种比死刑更为严重的刑罚,因而雅典城邦对被处死刑者以逃亡他乡而逃避死刑的情形加以放任。材料体现了雅典哪一价值观念( )
A.平等自由 B.城邦优先
C.人民主权 D.法律至上
答案 B
解析 古代雅典人将流放视为一种比死刑更为严重的刑罚,说明雅典人把城邦看得至高无上,认为离开城邦是莫大的耻辱,故选B项。
5.有人评价梭伦改革的某项措施时说:“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氏族制度(世袭特权)遭到新的失败。”下列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梭伦改革使雅典确立民主制
B.梭伦改革终结了旧贵族的政治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