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选举代表正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
C.广大农村实行村民自治制度
D.人民行使选举权,选举各级人大代表
答案 D
解析 由“1953年”“选民证”可知,随着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时机日益成熟,两幅图片反映的是人民行使选举权,选举各级人大代表,故D项正确。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A、B两项错误;1998年之后广大农村实行村民自治制度,C项错误。
3.“好花终须绿叶扶”“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这些说法最能说明新中国实行哪一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必要性(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干中“绿叶扶”“万紫千红”等描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故选C项。
4.1957年周恩来在青岛民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国适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而不适宜建立也无法建立民族共和国。历史发展给了我们民族合作的条件,革命运动的发展也给了我们合作的基础。这一论述( )
A.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缺乏历史基础
B.要求给予民族区域自治地区自主自治权
C.旨在说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合理性
D.表明我国建立民族共和国的时机尚不成熟
答案 C
解析 “中国适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表明在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可行的,“历史发展给了我们……合作的基础”进一步说明了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合理性,故选C项。其他三项说法错误。
5.中共八大提出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成为国内主要矛盾的前提是(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B.国民党反动政权被推翻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共同纲领》的规定
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