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语文试卷
高中语文编辑
四川省遂宁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语文)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5金币 立即下载
3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3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期中期末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语文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964 K
    上传用户b-box
  • 更新时间2020/4/8 18:43:33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0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第I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宋以来,接地气的词、小说、戏曲的兴盛,促成了中国文化的下移,由此导致官方意识形态传 播的因时而变。在承袭固有的诗文传播之外,如何使词、小说、戏曲担负起像诗文一样宣传正能量 的职责,不仅要突破“诗文为贵,词曲为卑”的陈旧文体观念,更要面对的是文化下移带来的意识形 态有效传播途径的探索。 戏曲与意识形态的传播虽有深刻的关联,但官府因其“不登大雅之堂”而疏于管理。随着戏曲 从业人员的壮大,题材内容思想的拓边扩界,“优孟衣冠”式的宫廷娱乐逐渐转为勾栏瓦肆的演出, 这导致“违规越礼”之事时时有之。如《墙头马上》,剧中李千金与裴少俊在后花园违规越礼,颇为 大胆。此类传播有违儒家教化,这一现象逐渐引起官府的警觉,于是针对戏曲的法律条文也多了起 来。“诸妄撰词曲,诬人以犯上恶言者,处死”等条文在《元史?刑法志》中有明确的记载。明承元 风,逐渐强化。《御制大明律》云:“凡乐人搬做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烈士、先圣 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容令妆扮者与之同罪。其神仙道扮及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劝人 为善者,不在禁限。” 明初,朱元璋盛推《琵琶记》。《琵琶记》出现之前,蔡伯喈、赵五娘的故事已在社会上广为流 传,但内容多为蔡伯喈应试及第,抛亲弃妻,被暴雷轰死。高明感于蔡伯喈行为有违教化,故在“休 论插科打诨,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共妻贤”创作动机的驱使下,把原本负心题材的故事,演绎成 “有贞有烈赵贞女,全忠全孝蔡伯喈”的教化剧。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