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新人教版)2021高考历史复习单元限时集训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1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970 K
    上传用户wangxiaohong
  • 更新时间2020/4/9 8:24:06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西周初年,周天子对殷王的祖先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神与任何族姓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而是整个天下的保护神。周天子此举有利于(  )

A.强化血缘宗法             B.维护尊卑关系

C.凸显宗教信仰                D.加强文化认同

D [本题考查西周借助神秘色彩强化文化认同。通过题干可知经过周天子改造之后的与任何族姓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说明周天子在弱化血缘宗法关系A项错误;题干述及的是周天子对商王的祖先进行了改造没有提及尊卑关系B项错误;题干没有论及西周时期的宗教信仰C项错误;经过周天子改造之后的成为整个天下的保护神反映出周天子此举的目的在于加强西周各个部族之间的联系加强各个部族对周天子的认同D项正确。]

2.西周建立以后分封诸侯,共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到春秋战国时期,大部分诸侯国国君谥号都称甚至称。这一现象反映出(  )

A.政治分封制度等级森严

B.社会嫡庶差异明显

C.地方势力威胁中央集权

D.“礼崩乐坏有助于社会转型

D [本题考查分封制瓦解的影响。题干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大部分诸侯国国君谥号称甚至称的现象这显然破坏了西周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和礼乐制度A项错误;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并非完全按嫡庶标准划分且材料未涉及嫡庶差异B项错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于秦朝C项错误;礼崩乐坏意味着西周政治制度遭到破坏这促进了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D项正确。]

3.战国中期,诸侯国的国君对各级官吏的报酬,一般不采取分封土地的办法,而是给予一定数量的粮食或钱币;战国后期,诸侯国的国君已普遍用玺、符作为凭证,用以任免官吏、传达政令、调遣军队等。这说明战国中后期(  )

A.频繁的变革阻碍了社会发展

B.经济发展推动了官僚制度改革

C.专制集权制度已出现雏形

D.国家统一开始取代封建割据

C [本题考查战国时期专制集权制度雏形的出现。材料诸侯国的国君对各级官吏的报酬一般不采取分封土地的办法而是给予一定数量的粮食或钱币说明分封制趋于瓦解材料“诸侯国的国君已普遍用玺、符作为凭证用以任免官吏、传达政令、调遣军队等”表明君主集权加强专制集权制度雏形出现C项正确。]

4.汉惠帝时期,中央政府在全国各郡和地方封国设置监御史,规定其每年要定期到中央汇报工作;为了防止他们与郡守、王侯勾结,还要每两年轮换一次。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监御史(  )

A.代替郡守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