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2020高考历史复习(一)常规题——主题递进式非选择题练习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1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921 K
    上传用户wangxiaohong
  • 更新时间2020/4/9 9:28:47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刘知几在《史通·外篇·史官建置》中曾谈道,在黄帝时期,就已经开始确立史官制度,当时的史官主要有仓颉、沮诵等。从对史官的描述可以看出,史官的起源和巫有着一定关系,史官的设置是从神职而来的,史官职能上的独立与强化其实正是王权不断强化和神权不断削弱的过程。因此,从这一层意思来看。史官的设置是王权的需要,是服从于王权利益之下地对皇帝言行的记录。正如刘知几所言,历代封建王朝设局修史,总是希望曲笔阿时,“谀言媚主,“国自称为我长,家相谓为彼短”。

——摘编自何捷《中国古代史官

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史官精神探索》

材料二 史官史学在史学发展中的支配地位,近代以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着中国历史几千年未遇的社会大变动,一批接受了新思想熏陶的史家纷纷研治本国当代史、外国历史,清末更出现了史学革命的口号。进步的思想家、史学家批评旧有史籍只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只为朝廷的君臣而撰,不知为广大国民而撰,要求为国民写史,写国民的历史;批评旧有史籍只注重政治史、学术史,要求更多地研究民风、社会、宗教、财富、种族、工艺。官方史学也开始组织较多的力量从事外国政治、军事、科技、外交等历史著作的译速与研究。

——姜义华《从史官史学走向史家史学

当代中国历史学家角色的转换》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史官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史学发展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其变化的历史背景。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山海经》记载,炎帝为南方之神,蚩尤为九黎的部落酋长,盘古、伏羲的故事为汉族、羌族和云南许多少数民族共有的神话。黄帝被认为是其他四帝的祖先,《五帝本纪》中说: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幸明德。战国时期,七国的君主都以黄帝的后裔相标榜。十六国时期,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自认为是夏禹的后代,要恢复夏禹的统一大业。386年鲜卑人拓跋珪统一中国北方,建立北魏,其皇室也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拓跋珪在其诏文中说:夫刘()承尧统,旷世积德……《春秋》之义,大一统之美,吴、楚僭号,久加诛绝,君子贱其伪名,比之尘垢。”孝文帝拓跋宏在位期间,曾下令改变鲜卑族的风俗习惯、服装和语言,奖鲜卑贵族与汉族的士族通婚,改汉姓,学习中原的典章制度等。

——据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材料二 1840年以后中华民族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的自发联合一方面是粉碎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分裂阴谋、保卫祖国的统一与边疆完整同时也逐步深入从不同层次上寻求将古代中国转化为现代中国的强国之道。辛亥革命以后贯彻五族共和原则但还未能真正反映中国近代民族问题的根本实质。1924孙中山重新解释了民族主义:一则是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一则是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还提出了少数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