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2020高考历史复习常规题专项练(一)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1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922 K
    上传用户wangxiaohong
  • 更新时间2020/4/9 9:47:34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0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行政区划,是国家为了进行分级管理而实行的区域划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代也和商代一样,有着中央与地方行政区域的划分。周王直接控制的中央区域(“王畿”),称为周邦”“有周”“王国,“周邦之外的区域被称为万邦“庶邦”,当指地方各类政权。

——摘自李晓杰《体国经野——历代行政区划》

材料二 由于山川形便原则是促成地方割据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从秦代一开始,统治者便有意识地采用了犬牙交错的原则与之相抗衡。隋唐时期之所以强调山川形便原则,是因为隋郡,尤其是唐州比秦郡小了许多,也不可能造成割据。但即使这样,犬牙交错原则在隋唐也没有完全被放弃。元明清时期,这一原则更发展得淋漓尽致。

汉武帝元封五年置十三刺史部,9部在北,4部在南。西晋前期19州,南712。至唐贞观元年,分全国为10道,正好5道在南,5道在北。北宋元丰时期23路,南方占14路而北方只有9路。明清时期南北方省区基本是二比一。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周代地方行政区域管理的措施及作用。

 

(2)阅读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行政区划设置的依据有哪些,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代的军机处和内阁并不是两个相互对立的权力系统,二者在权力分配上不存在此消彼长的对应关系,而是在维护皇帝独裁权威、完善独裁体制原则指导下进行的政务分工,当然,新的分工体制反过来也微妙地改变着清廷内部复杂的权力关系。而奏折制源于关外政治传统的事实则告诉人们:清代专制皇权的强化并非仅仅是汉族儒家文化作用的结果,尤其不是军机处这样一个简单的办事班子所能办到的。应该看到,清朝政府是以满洲贵族为主体的政治实体,如果这一政权本身不存在有利于皇权进一步加强的因素,单纯儒家学说也不可能造就出乾纲独断的独裁局面。热衷于强化皇权的雍正帝对此知之甚悉,故他反复强调“我满洲人等纯一笃实忠孝廉节之行”远胜于“汉人之文艺,蒙古之经典”。而对皇帝独裁至关重要的奏折制不过是基于关外政治传统的一种能动工具罢了。

——摘编自高翔《也论军机处、内阁和专制皇权》

材料二 20世纪初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后政治体制改革被纳入宪政的轨道。编制馆厘定中央各衙门官制奏折遭到了守旧势力反对慈禧一方面宣布内阁、军机处一切规制著照旧行另一方面改组了中央各部组成度支部、礼部、陆军部等十一部各部设尚书一员,侍郎二员,不分“满汉”,还设立了“资政院”以博采群言,设“审计院”以复查经费。在厘定中央官制之后,清政府致力于改革地方官制,批准了编制馆上奏的《修订各直省官制情形折》。该折以司法独立和地方自治为原则对地方官制进行厘定。1907年设立资政院接着命令各省尽快设立咨议局和预筹各州县的议事会19088清政府颁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